紙材介紹

道林紙、銅版紙、模造紙差在哪?常見印刷紙材完整解析

選紙往往決定了成品的質感、顏色表現和成本。本文用實務角度把 道林紙、銅版紙、模造紙 說清楚:它們的結構、手感、顏色表現、常見磅數、優缺點、適合用途與注意事項,最後再給出選紙清單。

一、道林紙(Woodfree / 書紙)  

定位:未塗佈紙。閱讀友善、霧面、自然質感
材質與表面

  • 無塗層,纖維微可見,表面偏霧面、觸感乾爽

  • 吸墨性高,油墨滲入纖維,反光低、閱讀舒適

色彩與印刷表現

  • 顏色較內斂,彩度、對比不如塗佈紙;灰階與大面積色塊更顯均勻溫和

  • 網點邊緣略軟,照片細節銳利度低於銅版紙

  • 低 gsm(如 80–100 gsm)易有背透與背印陰影,建議圖文排版留白

常見克重

  • 70–120 gsm 為文字內頁常用

  • 150–180 gsm 作為講義、海報

  • 200 gsm 以上較少見,多作特殊裝幀

優點

  • 書寫性佳(鉛筆、原子筆、鋼珠筆不易暈),反光低、長時間閱讀不疲勞

  • 價格中低,環保材質選擇多(FSC、再生紙)

  • 質感自然、文青、親和,適合品牌調性走溫潤路線

限制與風險

  • 顏色不如塗佈紙鮮豔;大面積實底易見紙紋、吸墨不均

  • 抗污性較弱,白色系容易沾汙

  • 低克重時挺度不足,裝訂需注意翻頁手感與透光

適用範例

  • 書籍內頁、期刊、手冊、筆記本、表單、公文、講義

  • 需要大量書寫或閱讀的內容

設計/製作建議

  • 相片、飽和色塊降低飽和度與對比,保留留白,以強化質感

  • 需提升耐用度可上霧膜/亮膜或改採較高 gsm

         道林紙示意圖


二、銅版紙(Coated / 亮銅、霧銅)

定位:塗佈紙。顏色飽和度最高、細節銳利,商業印刷首選

材料與表面

  • 表面塗佈礦物塗層,平滑細緻、白度高

  • 亮銅(光面)反光明顯、對比強;霧銅(霧面)光澤收斂、質感沉穩

色彩與印刷表現

  • 最鮮豔、網點最清晰,照片層次與細節表現優異

  • 吸墨低,墨層停留在表面,顏色還原度高

常見克重

  • 100–150 gsm(DM、海報、型錄)

  • 180–220 gsm(封面、簡介)

  • 250–350 gsm(名片、明信片、卡片)

優點

  • 顏色飽和、清晰銳利;厚度與規格齊全;可與多種後加工燙金、局部上光、壓凸、打凹、裱卡)搭配

  • 價格相對友善且穩定,是性價比最高的商業用紙

限制與風險

  • 亮銅易反光、易留指紋;霧銅雖不反光但顏色略收斂

  • 書寫性較差;摺線處在高克重時,未壓線可能出現白邊

  • 長期摩擦易產生刮痕,建議上膜保護

適用範例

  • DM 傳單、型錄、畫冊、月曆、海報、包裝彩盒、名片、明信片

  • 任一追求照片還原與品牌色活力的宣傳品

設計/製作建議

  • 250 gsm 以上在摺疊前務必壓線,亮銅怕刮可上膜

  • 若品牌走高級感,質霧銅+局部光/燙金值感最佳

        銅版紙示意圖


三、模造紙(Offset Paper / 高級未塗佈)

定位:未塗佈紙中較平滑的一類。手感介於道林與銅版之間,成本中等

材料與表面

  • 無塗層,但經過壓光與表面整理,平滑度高於一般道林紙

  • 霧面、反光低,觸感細緻

色彩與印刷表現

  • 彩度與銳利度介於道林與銅版之間;文字清楚,簡圖與插畫表現佳

  • 吸墨中等,背透較道林少,但不及塗佈紙銳利

常見克重

  • 80–120 gsm(教材、說明書、企業手冊)

  • 140–180 gsm(文宣、海報、期刊封二、封三)

優點

  • 讀感舒適、手感佳,兼顧成本與效果;書寫性比銅版好

  • 品牌視覺走自然、低調、設計感時非常合適

限制與風險

  • 屬未塗佈紙,彩度/對比不及銅版紙

  • 大面積實底需注意均勻度與紙粉問題

適用範例

  • 教科書、學校講義、藝文刊物、插畫圖文、輕量型錄、文創商品卡片

  • 兼顧閱讀與影像呈現的刊物

設計/製作建議

  • 彩度不求極限的相片可用;若要高彩高對比,仍建議銅版紙

  • 想要高級感可搭配特殊色/燙金/壓凸,視覺更完整

        模造紙示意圖


四、三種紙材總整理

屬性 / 紙種 道林紙(未塗佈) 模造紙(未塗佈壓光) 銅版紙(塗佈:亮/霧)
表面/觸感 霧面、纖維感明顯 霧面、較細緻 亮/霧面、最平滑
顏色飽和
照片細節
反光程度 最低 亮銅高、霧銅中
書寫性 最佳 較差
背透/陰影 低 gsm 易背透 較佳 同 gsm 最佳
耐污/耐刮 普通 普通 上膜後佳
常見 gsm 70–120(內頁)/150–180 80–150 100–350
成本 中低 中高
典型用途 書籍內頁、表單、筆記本 教材、藝文刊物、文宣 DM、畫冊、名片、包裝

五、這樣選最精準:情境建議

  • 品牌畫冊 / 型錄 / 活動海報
    需要顏色衝擊與照片細節 → 銅版紙 150–200 gsm;若追求強烈光澤可選亮銅並上膜

  • 名片 / 明信片 / 高級邀請卡
    需要挺度與加工 → 銅版紙 300–350 gsm 或 模造紙 240 gsm 以上;可搭配燙金、局部光、壓凸

  • 書籍內頁 / 長時間閱讀
    眼睛舒適度優先 → 道林紙 80–100 gsm;若含大量圖片可升級 模造紙 100–120 gsm

  • 教育講義 / 手冊 / 兼顧文字與圖像
    模造紙 100–140 gsm,兼具閱讀與印色穩定

  • 大量派發的 DM / 傳單
    成本效益與色彩表現 → 銅版紙 120–150 gsm


六、常見疑問與注意事項

  1. 為何同一張紙,顏色看起來不一樣?
    白度、塗佈量、批次、環境光線都會影響觀感;同檔案換紙張,顏色必然變化

  2. 要高級感一定用霧銅嗎?
    不一定。模造紙+燙金/局部光也能呈現沉穩高質感,且更有「紙感」

  3. 如何降低道林/模造的色差與背透?
    避免大面積滿版實底、略降飽和與對比、提升 gsm;必要時局部上膜或換銅版紙

  4. 厚就一定挺?
    不一定。挺度與纖維方向也有關;摺線方向建議順紋,避免爆裂


結論

  • 道林紙:閱讀、書寫、自然質感,成本中低,但彩度較低

  • 模造紙:未塗佈紙中的折衷方案,手感佳、彩度與成本都居中

  • 銅版紙:商業印刷首選,顏色最亮麗、細節最清楚,適合加工與大量宣傳

選紙沒有絕對的好與壞,只有是否適合目的與預算。先釐清成品用途、品牌調性與顏色期待,再決定紙種與克重;若是首次製作或對顏色/質感要求高,建議先打樣並索取紙樣本,你會更有把握。